我已經多年未出遠門了,旅游的激情也漸漸淡漠。最近兒子大婚禮告成,心情豁然輕松了不少,適逢楊主任提議到北疆旅游,萌動了想去觀賞北疆的美好風光,體驗西域的神秘,欣然和陶醫生一起報名,參加了青年旅行社方總組織的觀光旅游團。臨行前,也就是9月18日晚,鄒主任為夫人,也為蔣主任夫婦、徐老師夫婦以及我和陶醫生,在悅龍門酒店設宴為我們壯行。
我們一行29人(包括方總),其中5位老爺們,24位資深古麗,大多數是三三倆倆結伴而來。在八天的旅途中,每天乘車數百公里,甚是辛苦,但大家像一家人一樣,相互關照,一路觀光,一路高歌,興高采烈,順順利利。吃飯的時候,大家都各自把自己帶來的咸魚、腌菜、辣椒醬等拿出來,相互品賞,其樂融融。
第一天(9月20日),下午1點許,大家在桃園路停車場集中乘車到合肥新橋機場,其中有兩位潛山古麗是從湖州趕到機場匯合的。到機場后我們分成兩撥,大隊24人乘坐南方航空波音737飛機,經西安轉烏魯木齊,看似有點幸運,但卻晚點,到烏魯木齊的美嘉柏悅酒店已21日凌晨3點了(因時差相當于潛山凌晨1點)。小隊5人乘坐烏魯木齊航空波音737飛機,經蘭州轉烏魯木齊,托運行李時就遇到意外,限每人10公斤(一般20公斤),給大家帶來了麻煩,或是減負或是加運費(價格奇貴),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7個小時的飛行時間,竟然不提供食物,服務確實不怎么人性化,甚至有點“店大欺客”味道。
烏魯木齊,是亞洲的地理中心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。新疆是以瓜果、珍寶、玉石、歌舞著稱,地域廣博(面積占全國的六分之一),民族眾多,風俗各異。遼闊、豐富的地域讓這里并存著綠色的生機和干枯的蕭瑟,這里既有滿山盛開的鮮花、一望無際的向日葵、棉花、廣闊的草原風光、金黃一片的白樺林,也有無邊無際的大漠風光、炙熱難忍的火焰山和凄涼壯觀的雅丹地貌。從古至今新疆始終是入門心目中的西域,既遙遠,又神秘,古絲綢之路更賦予了它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蘊,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光、體驗、探尋。
第二天(9月21日),從烏魯木齊出發,經天山天池至北屯(約700公里)。經過第一天的折騰我們只睡2個小時左右,就開始了北疆之行。6點多起床洗漱、整理行裝、早餐后8點開拔,沿途欣賞到了北疆的農業經濟帶,行駛一百多公里(10點左右)到達天山天池景區游客服務中心,距離天池邊差不多還有一小時的盤山公路,由景區提供擺渡車上山。我們乘擺渡車沿途觀賞了天山風光、石門一線、龍潭碧月等,驚嘆山岳之壯美,湖光之秀麗,只是彎道輒急,車輛晃動,很難拍到理想的照片。終點站距天池湖邊尚有一公里路程,我們步行到天池,呼吸著天山的新鮮空氣,正好緩解一下乘車的疲勞。當我們來到天池邊(北岸),湖面碧波蕩漾,群峰環抱,倒映水面,秀美無比。天池依附在博格達山峰的北坡,湖面海拔高達1900米,是名副其實的“天上之水”。遠眺博格達主峰(海拔五千多米),雪山巍峨,壯哉美哉!天山天池亦稱“瑤池”,相傳西王母和周穆王曾經在瑤池相會,發生一段人神相愛的傳奇感人故事。定海神針(榆樹)傳說是西王母當年留下的。
按照趙導的要求,我們12時返回游客服務中心,在景區外的阿米爾餐廳就餐,我們品嘗到新疆的傳統食品----馕餅。馕在新疆歷史悠久,古代稱為“胡餅”、“爐餅”。馕的主要原料為面粉,多為發酵面,外加芝麻、牛奶、清油、酥油、雞蛋、鹽、洋蔥等。做成圓形,放在馕坑中烤制而成。不僅味道好,而且保存時間長,是新疆人出差遠行的方便食品。
午餐后,又開始長途乘車,翻山越嶺,沿途經過了古爾斑通古特沙漠和卡拉麥里山自然保護區,我們看見了一望無邊多準格爾盆地沙漠,見識了干旱和荒漠,尤其幸運的是看到了普氏野馬和鵝喉羚。由于時間的耽擱,不能趕到北屯就餐,晚餐改在途中布爾津縣的沖乎爾鎮。沖乎爾,系哈薩克語,意為“盆地”的意思。夜半時分抵達北屯楚天大飯店。
北屯鎮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北部,始建于1958年,為生產建設兵團10師師部所在地,命名寓意為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最北之地。地處阿爾泰山南,準格爾盆地北,額爾齊斯河南岸,得仁山腳下,西與哈薩克斯坦、北與俄羅斯、東與蒙古國接壤。
第三天(9月22日),北屯至禾木風景區,夜宿賈登峪(約360公里)。8點出發,10點左右途徑一片向日葵和哈密瓜田,一望無際的向日葵中鑲嵌著眾多的風車(風力發電),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。大家紛紛拍照,同時趙導海邀請我們一起品嘗了北疆的哈密瓜。據趙導介紹向日葵可以改良鹽堿地的土壤,因此在新疆向日葵的種植面積非常大,品質優良,內地有眾多炒貨商在新疆都有自己的葵花籽基地。
午餐后開始翻山越嶺,盤旋蜿蜒的公路兩邊的白樺林黃葉,遍山盡染,與遠處的雪山、藍天、白云相互映托,多彩斑斕,構成一幅幅壯麗的畫卷。
下午2時許抵達禾木,換乘區間車進低禾木景區,一踏入秀麗的禾木村,徒步來到禾木河邊,踏過木橋,登上觀景臺。沿途是尖頂的木屋,潺潺的河水,原始茂密的白樺林、滿地的黃葉,信步走人白樺林中,白色與黃色交融的世界仿佛讓你置身于仙境一般。在觀景臺俯瞰禾木村全貌,錯落有致的木屋村落、蜿蜒的禾木河穿村而過,村落四周被白樺林、雪山、和河流環抱。放眼望金黃茂密的森林、空曠的草坡、悠閑的牛羊、湛藍的天空、靜靜的河流、尖尖的木屋,無論是穿行在村間小道,還是站在高處俯瞰村莊,仿佛就是一幅美麗的油畫。
禾木是喀納斯景區的一個鄉,全稱禾木哈納斯蒙古鄉,轄兩個村:哈納斯村和禾木村,居住著圖瓦蒙古族和哈薩克斯族牧民。東與蒙古國接壤,北與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接壤。禾木村曾被《中國國家地理》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古鎮古村之一,被譽為“神的后花園中的自留地”。鎮上的美食也是非常誘人,返程時有不少的團友正在品嘗羊雜湯、烤羊肉串,我有辛也趕上了,味道的確鮮美,據說燉羊肉的味道更好,只可惜沒有時間品嘗。
7點游覽結束,驅車2小時到達賈登峪晚餐,方總為我們加了一個燉羊肉,味道不錯,為次我們又打酒暢飲起來。酒足飯飽,大家一起想逛逛街,但夜深人靜,冷風嗖嗖,寒氣逼人,這才體會到新疆的“午穿襯衫,晚穿棉襖”氣候。是夜就有團友感冒了。
第四天(9月23日),賈登峪至喀納斯(60公里)。由于早餐游客過多,趙導安排我們多睡一會,緩解一下連續3天的疲勞。8點半早餐,9點出發行駛30公里就到了喀納斯景區,換乘擺渡車喀納斯街,再乘區間車至觀魚臺景區。沿木棧道,攀登1068級臺階,登上觀魚臺。景區由高山、雪山、藍天、白云、森林、湖泊、河流、草原構成奇異的自然景觀,可謂是一步一景,令人迎接不暇?{斯湖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,形如彎月,湖水最深處達188.5米,是我國最深的高山淡水湖。湖面碧波萬頃,群峰倒影,湖面還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,是有名的“變色湖”。觀魚臺位于喀納斯湖邊的哈拉開特山頂上,比湖面高出700米。觀魚亭一部分懸于峰頂的半空中,是眺望喀納斯湖最好的位置,在此處能夠瞭望到喀納斯湖的大部分湖面,還能看到遠處阿爾泰上終年不化的積雪,據說這里也是能夠觀察到喀納斯水怪的地方。有道是不登觀魚臺,不足以領略喀納斯山湖美景的極致,更不足以感悟人生的真諦所在。
中午在景區中餐后,來到圖瓦蒙古牧民的家里,品嘗了奶茶、馬奶酒和特色小吃,觀賞了圖瓦人的歌舞、民樂表演。再乘車來到喀納斯湖邊,漫步木棧道,穿梭林間,在鴨澤湖拍攝倒影,然后來到碼頭,乘游船暢游喀納斯湖,體驗在湖中的親密感。
游覽結束又乘區間車依次觀賞了神仙彎、月亮灣、臥龍灣。神仙彎是喀納斯湖在山澗底緩處形成的一處淺灘。月亮灣是喀納斯河上的著名景點,站在公里旁俯視彎曲的河水,翠綠無暇,像鑲嵌在山間的一條玉帶,與岸邊的森林和遠處的山脈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的美麗圖畫。臥龍灣當地稱卡贊湖即鍋底湖,是取其形狀像鍋底而得名。
夜仍宿賈登峪。晚餐蔣主任為我們加了烤魚(叫狗頭魚屬冷水魚),徐老師也買來了羊肉串,大家有一起開懷暢飲,甚是痛快。但我半夜醒來,覺得渾身酸痛,寒冷顫栗,大概也是感冒了。只好起來燒開水喝,一直喝到身上開始有點暖意,已經快到起床時間了。
第五天(9月24日),從賈登峪出發,經五彩灘、烏爾禾魔鬼城至克拉瑪依市(約400公里)。起床后把羽絨服穿上,仍覺渾身無力,早餐只喝了一點稀飯。9點隨大家一起出發,11時許達到五彩灘風景區,五彩灘是是全國知名的雅丹地貌。但我們進入景區,第一眼就看見一條河,即額爾齊斯河,碧波蕩漾的河水從天際逶迤而來,在陽光的照射下,泛著幽幽的藍光,一河兩岸呈現不一樣的景色,勝似兩重天。北岸是懸崖式雅丹地貌,丘壑交錯,一堆堆奇石怪巖,疏密相生,剛柔相濟,雄風大氣,顏色多變,色彩斑斕,嫵媚多姿,呈現出或紅、或灰綠、或米黃、或紫、或青白、或黑褐色,壯麗至極;與南岸郁郁蔥蔥的樹林風光遙相呼應,使綠色的河谷顯得更加清幽寧靜;額爾齊斯河從中穿過,鬼斧神工得將兩岸截然不同的風景,巧妙的融合在一起,構成了一幅渾然別致、超凡脫俗的壯麗美景,又像凝重而有質感的油畫,讓人百看不厭。
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的從東向西流向俄羅斯注入北冰洋的河流,據趙導介紹,近年我國已成功的把額爾齊斯河的水引入克拉瑪依,是一項舉世的引水工程。
在布爾津縣城午餐,趙導為為我們加了兩條冷水魚,這是大家第一次品嘗,肉質細膩,味道的確不錯,可惜我仍沒有胃口品嘗。美琴女士帶有小柴胡顆粒,我喝了2次感冒就好了,真是萬分感謝!后來方總、楊主任等團友相繼又有感冒者,好在多無大礙,沒有影響行程。
布爾津縣隸屬新疆阿勒泰地區,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“雞尾”最高點,在阿勒泰山脈西南麓。布爾津是北疆邊陲一個縣城,鎮子雖小但卻整潔別致,尤其是以濃郁的俄羅斯風格建筑而享有童話邊城之譽。
下午5點來到烏爾禾魔鬼城,這里曾被《中國國家地理》評為最瑰麗的巖石雅丹地貌。我們進入景區乘坐小火車,游覽了魔鬼城全貌。雅丹魔鬼城之所以聞名,一方面在于它的奇特的雅丹地貌,地表溝壑縱橫,巖層千姿百態,里面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土丘,有像金字塔的獅身人面、有的的像艦艇、有的像孔雀開屏,千奇百怪,無奇不有。一方面因該地處于風口,四季多風,每當大風到來,黃沙漫天,故稱“風城”;又因大風在群巖間激蕩回旋,凄厲呼嘯,如同鬼哭狼嚎,令人毛骨悚然,驚恐萬狀,繼而成為奇觀美談,故又得名“魔鬼城”。由于天氣太熱,沿途有5個小站,我們大家都沒有下車,只是走馬觀花看看。出魔鬼城,我們看見了新疆的油田,公路兩旁到處都是“叩頭機”,數不勝數。到達時克拉瑪依市天已經黑了,我們又一次無緣游覽這座美麗的新興石油城市。
克拉瑪依,維吾爾語意為“黑油”?死斠朗惺且允兔某鞘,市名源于市區東北角一群天然瀝青----黑油山?死斠朗切轮袊闪⒑罂碧介_發的第一個大油田,于1958年建市,2002年石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,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原油上千萬噸的大油田。2018年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。
第六天(9月25日),從克拉瑪依出發,途徑達坂城、鹽湖,抵達吐魯番,中途了解坎兒井地下水源(約550公里)。從烏魯木齊到吐魯番的路上,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小城。它的名氣,不是來自優美的自然風光,又不是來自醉人的民族風情;它沒有驚人的古跡,沒有特別的傳奇故事。它的出名,只是因為一段優美的旋律和質樸詼諧的歌詞。它就是歌曲《達坂城的姑娘》中唱的達坂城。達坂城是南北疆的分界線,是聯系南北疆的咽喉,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。
達坂城是著名的風口,風能資源豐富,每年風期153—171天,年平均風速6.4米/秒。通往吐魯番的公路兩旁的廣柔曠野上,數百臺風力發電機擎天而立,迎風旋轉,與遠處清奇俊秀的博格達峰以及藍天白云相襯托,形成蔚為壯觀的風車大世界。據悉達坂城風力發電廠雄踞全國首位。另據趙導介紹,颶風季節大風曾將火車吹翻過,大風卷起石子曾將火車砸的是千瘡百孔,為此,鐵路旁砌起像長城一樣的擋風墻,這也是鐵路史上的奇觀。
途中還經過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田和新疆鹽湖。正值金秋,棉桃綻放,呈現出一望無際的白色海洋,有幾臺收棉機正在繁忙的收割,收割的棉花在路邊堆積成山,場面甚是喜人。新疆鹽湖又稱“中國死!,鹽湖的湖水比重較大(是海水含鹽量的七倍),人在水中不會下沉,不會游泳的人也可以輕輕松松的躺在水面休息、看書,甚至喝酒。湖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,對人體十分有益,據說鹽湖的風景非常美,現已經開發旅游?上覀冞@次沒有這項觀光項目。
由于公里壅塞,耽擱了不少時間,沒有趕到預定就餐地點,我們只能選擇路邊餐廳,有辛品嘗了新疆的拌面,同時還體驗了新疆的安保措施。據說新疆實現多戶聯保,誰家有警情(響警報),鄰居即持防暴棍(長木棍)前來協助。這種情景對于我們內地的游客來說覺得非常好奇。午餐后乘車直至下午7點才到坎兒井,觀看和了解坎兒井地下水源及千年歷史脈絡?矁壕腔哪系囊环N特殊的灌溉系統,普遍于新疆吐魯番地區?矁壕c萬里長城、京杭大運河并稱中國古代三大宏偉工程。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條之多,全長約5000公里?矁壕慕Y構,大體是有豎井、地下渠道、地面渠道和“澇壩”(小型蓄水池)四部分組成。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喀拉烏成山,春夏季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,潛入戈壁灘下,人們利用山的坡度,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,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?矁壕粫蜓谉、狂風使水分大量蒸發,因而流量穩定,保證了自留灌溉。
夜宿吐魯番米蘭飯店。晚餐自由活動,品嘗吐魯番美味。我因感冒不適,想吃稀飯不得,只好在房間泡面,甚是遺憾!
吐魯番,地處歐亞大陸腹地,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,烏魯木齊的門戶。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,位于自治區中部,是天山東部的一個東西橫置的形如橄欖的山間盆地,四面環山,盆地艾丁湖水面,低于海平面155米,是中國最低的盆地,在世界上僅次于約旦死海(低于海平面391米),位列世界第二低地。吐魯番的氣候,屬于典型的大陸暖溫帶荒漠氣候,日照充足,熱量豐富又極端干燥,降雨稀少且大風頻繁,故有“火洲”、“風庫”之稱。35℃以上炎熱天氣有100天之多,日夜溫差較大,無霜期長達210天,干旱少雨,年平均降雨量僅16.4mm,而蒸發量則高達3000mm以上。
第七天(9月26日),從吐魯番出發,游覽火焰山、葡萄溝、交河故城,返回烏魯木齊(約200公里)。
為了躲避吐魯番的炎熱,我們第一站就來到火焰山(8點40分),盡管如此,下車后我們還是覺得炎熱難忍。這里時全國最熱的地方,每當盛夏,紅日當空,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,沙巖灼灼,灼熱的氣流翻騰上升,就像烈焰熊熊,火舌撩天,故得名“火焰山”。這里赤砂灼灼,寸草不生,飛鳥匿跡,夏季高溫可達49.6℃,地表溫度多在70℃以上,有過82.3℃的記錄。沙窩里都可以烤熟雞蛋,石頭上可以烤面餅。吳承恩在古典小說《西游記》中,講述唐三藏西天取經受阻于火焰山,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,把火焰山與唐三藏、孫悟空、鐵扇公主、牛魔王聯系在一起,使火焰山更具神奇色彩,成為天下奇山,令游客向往,興趣盎然。
而最神奇的地方在于,同屬“火焰山風景區”,距離火焰山不到20公里的一處名為葡萄溝的景點。這里清泉淙淙,綠樹成蔭,氤氳涼爽,絲毫沒有煙火氣息,與火焰山荒山禿嶺形成強烈對比,判若兩地,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玄妙。10點20分到達風景秀麗的葡萄溝,這里以盛產優質葡萄而聞名中外。我們乘區間車進入景區,展現在我們面前是,溪流淙淙,葡萄架遍布,葡萄藤蔓層層疊疊,綠意蔥蔥,四周是茂密的白楊林,花草果樹點綴其間,農舍坐落有致地排列在緩坡上,好一個“火洲”的“世外桃源”。我們自由的參觀了葡萄園、阿凡提故居、巴依老爺的豪宅,有的團友還與103歲的維吾爾族老人合影留念,方總還邀請品嘗了新鮮葡萄汁。
中午在吐魯番市郊的葡萄莊園,觀看維吾爾族歌舞和民間藝人高空走鋼絲,品嘗了水果烤肉自助大餐。吃完大餐后趙導帶著我們訪問維吾爾族家庭,我們五位老爺們享受了一次做巴依老爺的待遇,品嘗了西瓜、葡萄后聽取維吾爾族的古麗介紹葡萄干的常識。最后大家一起購買了不少的葡萄干、葡萄籽,價格甚是可觀,也算是響應習大大的號召,在吐魯番就地“精準扶貧”吧。
下午4時參觀交河故城。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和建筑的,在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盛,9至14世紀由于戰略位置重用,連年戰火,交河城逐漸衰落。元末察合臺時期,吐魯番一帶連年戰火,交河城毀損嚴重,終于被棄,F存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古老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,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跡,唐•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就設在交河故城。196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2014年被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交河城址,位于吐魯番市西郊10公里牙爾乃孜溝兩條河交匯處30米高的黃土臺上,長約1650米,兩端窄,中間最寬處約300米,呈柳葉形半島,從空中俯視,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葉。故城四面臨崖,在東、西、南側的懸崖壁上劈崖而建三座城門。交河故城的建筑布局主要由明顯可見的三個部分組成:貫穿南北的一條中心大道把居住區分為東、西兩部分,大道北端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,以它為中心構成北部寺院區(建筑面積約9萬平米);大道東區南部為大型民居區(建筑面積約7萬8千平米),北部為小型民居區,中部為官署區;大道西區除大部分民居外,還有許多手工作坊。城中大道兩旁皆是高厚的街墻,臨街不設門窗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,建筑形式除沒有城墻外,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,即整座城池的建筑物,基本采用“減地留墻”的方法,從高聳臺地表面向下挖出來的。特別是街巷,狹長幽深,像蜿蜒曲折的戰壕?梢哉f整個城池就是一個龐大的古代雕塑,其建筑工藝之獨特,國內僅此一家,國外也罕見其例,體現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巨大的創造力。
原計劃傍晚趕到烏魯木齊的大巴扎步行街購物,同時品嘗烏魯木齊的小吃。無奈途中遇到2起交通事故,只能再次留下遺憾,回賓館泡面睡覺。
第八天(9月27日),早餐后,趙導送我們到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,乘飛機經西安轉合肥。下午5點20準點到達合肥,在乘大巴返回潛山。過車軸寺大橋進入潛山市區,看見街道張燈結彩,才感到祖國70華誕即將來臨。大家帶著疲憊的身軀,依依惜別,互祝節日快樂!
寫于2019年10月5日星期六。